English

为思想政治课创建鲜活背景

时事教育
2000-11-15 来源:光明日报 张福梅 我有话说

当我们在电脑上制作教学幻灯片时,感觉主页面虽然内容丰富,但还是不完美,需要设置背景环境、设定播放的程序,方才显出最佳效果。同理,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要不断地填充鲜活的时事材料,通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较好效果。

那么,怎样认识时事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通过三年的教学、教研改革实践,我们充分证实了时事教育对当代中学生来说非常必要,有它的特殊作用。

政治课时效性较强,我们讲事件,书上的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就必须填充新的时事内容。我们讲概念,除了要把握其实质外,重要的是联系实际讲学,这个实际不仅是来自社会、国家、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也来源于时事的内容。我们讲原理,除了了解它具有教与学的反复性特点外,怎样精当深刻的表述,通过典型事例印证,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这些都需要丰富多彩的时事内容加以补充。对中学生时事教育不仅是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下,对人的一种要求,假设一个人要开公司搞企业,不掌握市场供需情况,不掌握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知识,可以说是在白忙活。时事就是以信息渠道为载体,时时不断地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行政法规、社会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进步程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学科内容、多种形式的教育。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我们的学生,接受各种信息方式途径宽泛了,自身的认知能力也在提高,在这个知识获取的结构的每个部分,都需要相应的丰富、生动的、现实有效的时事教育内容填充的多种教学媒体的支持。因此,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改革的需要。

确定时事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自然时事和人文时事,重大时事与一般时事的关系。对学生的时事教育即不能在课堂上像“新闻联播”或形势报告,不能通过几次大型的活动,达到教育的预想目的,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训练会思考、会分析的能力,常抓不懈,才能行之有效。

为此,我们帮助老师选择重大时事。指导教师抓住时事教学特点,透过时事发展的现象,揭示其本质与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教育形式有课内外教育的作法,落实依法治国的精神,使国家的“三五”全民普法落到实处,规定了教学课时,培训教师,编写材料,检测考评,使重大时事内容溶入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有鲜活的背景材料。

我们还与老师研讨如何把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研讨高中教学方法、联系高考试卷分析的客观事实。每年将重大的时事与教材知识点、原理相应的内容组合起来,强化重点。配置行之有效的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如,演讲赛活动,高中生写时事小论文活动;跨学科联合搞“漫笔”画创作,让学生运用法律的知识、手中的笔观察、评论社会现象。搞读报指导,将中学生《时事》和中学生时事报结合起来,参加北京市德育处搞的“望杯”竞赛,这几年学生学习时事的情绪高涨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时事竞赛名列前茅。高考成绩稳步上升,中考成绩与北京市中考成绩持平。

时事教育给思想政治课创建了鲜活的背景,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时事教学就应该成为我们利用的必要渠道。

(作者单位:大兴县教师进修学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